學歷:國立成功大學物理博士
研究專長:液晶光電/物理、液晶配向/光配向、液晶非對稱光學、液晶節能光學、液晶偏振光學、液晶元件、液晶顯示技術等
Email: chengkt@dop.ncu.edu.tw
電話:03-4227151 ext 65269
辦公室:IL-429
實驗室:液晶光電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主要研究以液晶光電及其相關物理研究與應用為主,以向列行液晶、膽固醇相液晶、藍相液晶、鐵電型液晶、偶氮材料(液晶、手性分子、聚合物、染料等)、高分子單體/聚合物/凝膠、微/奈米粒子、對掌性(手性)材料、孔洞材料、聚合物液晶、電致變色液晶材料、離子材料等材料為基礎,探討其相關之光電特性,並延伸至液晶配相與光配向、液晶非對稱光學、液晶節能光學、液晶偏振光學、液晶結構、液晶複合物(高分子單體/奈米粒子/微米粒子/離子/手性材料/偶氮苯材料/孔洞材料/介面活性劑/光阻/凝膠/二色性材料/液晶聚合物/光導體)、可撓式軟性液晶、液晶顯示原理、快速反應液晶、膽固醇液晶反射波段調控、傾斜螺旋結構膽固醇液晶、半反半穿式液晶顯示原理、理論模擬、超聲波對液晶結構之影響等研究,以及相關液晶元件開發,如液晶透鏡/電控液晶元件/光控散射型智慧玻璃/單向智慧玻璃/偏振旋轉器/全像光柵/偏振轉換器/液晶光圈/多穩態液晶元件/螢幕防窺膜/偏振檢測器/液晶波導元件等。
學歷: 美國北卡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研究專長: 氮化物光電元件磊晶與製程:LED、生醫感測晶片等
Email:kylai@dop.ncu.edu.tw
電話:+886-3-4227151 ext 25256
辦公室:IL-528
實驗室:光電材料與元件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氮化物半導體很硬、很穩定、又能發出很亮的光。那些光,可以當電燈,照亮我們的生活;也可以殺菌,淨化我們的食物和用品;還能偵測蛋白質、DNA,確保我們的身體健康。氮化物半導體實在很神奇,所以我們用磊晶、製程的方式,努力讓它變得更好用,讓人類的生活更亮、更乾淨、更健康。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光電博士
研究專長:
光學生醫影像資訊、單分子生物物理、電漿子光學、雷射光譜、奈米生醫材料、奈米科學、光學工程與光電訊號處理
Email:fcchien@dop.ncu.edu.tw
電話:03-4227151 ext 25252
辦公室:IL-511
實驗室:生醫光子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以單分子交互作用機制為主軸,整合光電工程、奈米材料及奈米生醫等核心技術,從事光電感測、光學生醫影像資訊等生醫光電研究議題。發展以分子尺度探討細胞訊息傳遞、生理行為、組織功能等,並拓展利用分子誘導、操控於活體動物之光電生醫診斷與治療應用。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光電博士
研究專長:光學模型建立、光學系統設計、光電研究主題之定義、實用光電科技之發展、非典型光學科學之探索
Email: ccsun@dop.ncu.edu.tw
電話:03-4227151 ext 65298
辦公室:IL-512
實驗室:動態全像實驗室、固態照明光學實驗室、照明與顯示量測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體積全像光學、全像資訊儲存、白光LED封裝、固態照明光學與設計、光電系統、室內3D建模技術
學歷: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光學博士
研究專長:光學設計製造、光電系統、人工智慧、圖形識別、迷糊理論與神經網路、視光學、生物光機電學、微小鏡片系統、奈米技術及應用、奈米生醫、光電古生物學、LED照明研究、軟性線路板、光電導熱技術與材料、穿戴視光電生技醫材、中醫科學量化、脈動儀及穴診儀
email: rschang2000@hotmail.com
電話:03-4227151 ext 65262
辦公室:IL-430
實驗室:奈米光電實驗室、奈米生物醫學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研究領域以光電生物奈米元件及其系統為主,本實驗室多年來累積之技術與研究領域如下:光電學設計製造、光電系統、人工智慧(AI、VR、AR)、圖形識別、迷糊理論與神經網路、視光學、生物光機電學、微小鏡片系統、奈米技術及應用、奈米生醫、LED照明研究、軟性線路板、光電導熱技術與材料、穿戴視光電生技醫材、中醫科學量化、脈動儀及穴診儀
學歷:法國法蘭西康德大學工程科學博士(1998)
研究專長:人工智慧、大數據、光學電腦、光子晶體、奈米光學
email: trich@dop.ncu.edu.tw
電話:03-4227151 ext 65257
辦公室:IL-513
實驗室:應用光子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本團隊研究領域為全光學方式建立人工智慧計算系統,以及人工智慧相關應用領域。並使用奈米光學技術發展光學計算器。亦以光學方式研究木吉他等樂器。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 光電博士
研究專長:薄膜太陽能電池、奈米光學薄膜、DWDM光學濾光片、薄膜設計、薄膜檢測及分析、濾光片製鍍技術、干涉光學
email: ericchen@dop.ncu.edu.tw
電話:03-4227151 ext 65294
辦公室:IL-434
實驗室:奈米薄膜實驗室、太陽能實驗室、薄膜技術中心
研究領域介紹:陳昇暉博士主要研究主題為薄膜太陽能電池、奈米光學薄膜、多層光學薄膜、DWDM光學濾光片及其相關光電元件應用與設計,近年內所作之研究成果包含:
1. 薄膜太陽能電池相關的研究包含: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製程開發、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量測技術
2. 奈米光學薄膜相關的研究包含:自我複製式結構薄膜(Autocloning thin film)、表面電漿薄膜(Surface Plasmon thin film)之光學特性研究
3. 多層光學薄膜相關的研究包含:投影顯示器用分光鏡、光通訊元件的色散補償濾光片、光通訊元件的增益平坦濾光片、影像元件用的低通濾波器
4. DWDM濾光片的研究包含:DWDM光學濾光片、DWDM製程均勻性研究、DWDM濾光片特性分析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光電組博士
研究專長:
非線性光學、積體波導雷射元件、積體微晶片固態雷射、積體量子光路與元件、非線性光子晶體(準相位匹配晶體)、結合這些先進技術應用在光電動態感測元件、雷射顯示器、多波長生物醫學雷射、高速光通訊調制器、量子計算與通訊等
Email:yhchen@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64
辦公室:IL-534
實驗室:非線性積體雷射光學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非線性積體雷射光學實驗室致力於結合非線性光學、雷射光學及積體光學等先進技術來研發各式新穎多功能雷射元件與系統。這些功能包括:雷射產生、糾纏光子對產生、波長轉換及調變、光放大、調制、開關、多工、頻譜窄化及操控等,是實現先進積體光路(IOC)的關鍵技術。
主要研究領域:
非線性光學
準相位匹配技術
新式準相位匹配晶體(非線性光子晶體)開發
非線性積體雷射光學
以準相位匹配晶體上的離子摻雜/擴散、電光/聲光及布拉格光柵為基礎技術,研製積體波導雷射/波長轉換及調變器/波長濾波器/放大器/多工器/調制器/開關器等多功能雷射元件與系統
鈮酸鋰-矽光子系統晶片
積體微晶片固態雷射
微型化全彩雷射
單晶片電光準相位匹配Q-調制/鎖模及腔內波長轉換雷射
量子光源與元件
準相位匹配二階非線性光子對產生(SPDC)光源
積體量子光路與元件
離子光學
雷射質譜術
應用領域:
結合這些先進技術應用於:
光電動態感測元件(車、船、飛行器、衛星等導航與姿態控制)
雷射顯示器
多波長生物醫學雷射
高速光通訊調制器
量子計算
量子通訊
光儲存
遙測
學 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電機工程博士
研究專長:金屬光學、奈米光電轉換物理與元件、表面電漿子積體光學、光柵繞射、光電電磁理論與計算、短距離光連結、微波陣列天線
Email:yjchang@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99
辦公室:IL-436
實 驗 室:IL-411奈米光學實驗室、IL-412光電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表面電漿子積體光學:研究以次波波導與混合表面電漿波導為基礎設計具創新性之奈米光路被動元件,並同時以嚴格之電磁理論分析探討元件之物理機制。
奈米金屬結構光電物理與元件:此領域研究以金屬與介質或氧化物半導體材料為基礎之光電轉換元件。主要之研究方向為結合此類元件之電磁輻射吸收與金屬內部光輻射熱電子之能量機率與空間分布,試圖結合金屬內部光輻射與非輻射之電漿能量衰減,發展新穎之光電轉換元件。涵蓋金屬內部光輻射之相關理論計算、光電轉換元件設計、三維電磁模擬、奈米製程與光電轉換量測。
奈米光學:本研究方向係探討不同晶格系統之介電質於奈米尺度下之光學非均向(optical anisotropy)特性。藉由計算有限個數,並具周期性排列之原子於外加電場作用下,建構極化(polarizing)與去極化因子(depolarizing factor)於介電係數張量之理論,以了解並預測介電質於奈米尺度下可能產生之均向、非均向、光學雙折射等之特性。
學歷: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博士
研究專長: 固態照明、色彩學、標準量測、微光機電系統、非線性動力系統與非線性控制
Email: thyang@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55
辦公室:IL-515
實驗室:色彩光學實驗室、微光機電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色彩量測與應用:
研究人類色彩視覺認知之現象與其相關應用,在現有之色彩學基礎上,更進一步探討包括色彩量測、混色分析與優化、色彩管理、LED 色彩控制、LED 驅動、色彩相關規範與標準等方面之研究議題。目前主要的應用平台,包括照明、顯示、混合實境等,提供色彩相關的最佳化方案。
微光機電系統:
研究開發各式整合型微小化生化測晶片,結合微/奈米光學元件、與微光機電系統技術,將重要之生化檢測程序,完整整合到單一微型晶片上,提供同時具有高通量、高靈敏度之快速檢測功能。核心技術為微光學偵測元件、微感測技術、生化反應即時監控系統。
學歷: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光學博士
研究專長:
雷射物理與工程、雷射應用、光學模擬、熱管理、偏振光學、塑膠干涉光學元件製作、影像技術與計算光學
Email: tychung@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96
辦公室:IL-402
實驗室:IL504 雷射及光電熱整合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雷射物理與工程應用
高功率Yb:YAG薄片雷射與放大器
單頻掃頻雷射
光聲影像系統
雷射雷達(LiDAR)測距技術
光學塑膠元件製程與應用
感光PQ:PMMA製程與化學動力學
體積全像光柵製作與擴增實境(AR)應用
雷射應用
偏振光學與應用
液晶偏振元件
偏振影像技術
熱影像與熱管理
熱傳導模擬
鬼影成像熱像儀
熱鎖相影像技術
LED熱管理
聲學
聲音攝影機
光聲影像系統
太陽能電池檢測技術
熱鎖相影像檢測
光致發光檢測
電致發光檢測
影像技術與計算光學
鬼影成像
壓縮感測技術
光電模擬技術
非成像光學模擬
偏振光學模擬
太陽能電池載子動力學模擬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光電博士
研究專長:
超穎表面(Metasurfaces)、電漿子光學(Plasmonics)、奈微米光學(Nano/Micro-Optics)
Email: cmwang@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25248
辦公室:IL-516
實驗室:應用電漿子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本實驗室研究主題主要在利用奈微米次波長的金屬與介電結構操控電磁波的複振福、偏振及頻率等特性,藉此調變材料的光、電及熱等性。我們主要著重在奈微米次波長結構在光電的相關應用。
目前主要的研究主題大致如下:
1. 奈微米光學/超穎光學系統在影像上的應用,如屏下顯示、光場相機、多功能橢圓光譜儀等
2. 超穎光學系統製程技術(電子束微影,CMOS相容製成之超穎表面製造技術等)
3. Chip Level / Wafer Level 超穎表面於影像感測器的應用
4. 中紅外熱輻射發射器的時間與空間同調性的操控與應用
5. 基於奈微米光學系統的光學應用
學歷: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光電研究中心博士(2004)
研究專長:
積體光學、非線性光學、雷射物理、超快現象
Email: cytai@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58
辦公室:IL-535
實驗室:IL421、IL422 超快光學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本實驗室的研究重心在探討奈米空間尺度與飛秒時間尺度下光與物質的交互作用。研究的內容包括電漿子增強效應'時間解析非線性光譜與顯微術、多光子過程與超快現象、進場奈米光學操控、波導與光學感測等。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光電工程學博士
研究專長: 非線性光學、光學顯微系統、生醫光學影像、生醫影像統計分析
Email: sychen@dop.ne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76
辦公室:IL-529
實驗室:生醫光學影像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本實驗室為一生醫光學影像實驗室,運用光與生物體的各種交互作用,如散射、吸收、螢光及倍頻等來取得生物體內寶貴的資訊。研究領域包括多機態光學顯微影像系統的設計與建立、光學影像系統於生物醫學上之應用,以及生醫光學影像分析方法之建立。
學歷: 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博士
研究專長: 有機電晶體、有機發光元件
Email: jfchang@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63
辦公室:IL-530
實驗室:有機光電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發展各式高效能有機元件。研究主題包括:
提升有機電晶體導電特性
有機半導體導電物理機制
結合光學模擬研究有機發光元件與微共振腔有機雷射
開發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博士
研究專長:
光子晶體、聲子晶體、負折射率、超材料與變換光學、拓撲光子學、拓撲聲學、拓撲電路
Email: pgluan@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67, 65291
辦公室:IL-533
實驗室:波動物理實驗室、波動工程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本實驗室專注於電磁波與聲波在人工介質中傳播特性的理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光子晶體與聲子晶體
超材料與超材料元件(如雙曲透鏡、隱形斗篷)
拓撲光子學與拓撲聲學
拓撲電路研究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光電博士
研究專長:
光學設計、光學系統設計、鏡頭設計、LED照明設計、視光學
Email: wssun@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59
辦公室:IL-403
實驗室:光學設計模擬實驗室、光學設計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本實驗室專注於光學模擬與設計研究,主要分為兩大領域:
成像系統設計
數位相機鏡頭設計
投影電視光學系統設計
光學讀寫頭光路設計
立體影像光路設計
非成像系統設計
LED建築景觀照明設計
背光模組照明設計
鏡頭雜散光分析
光學讀寫頭光路測量技術(待測面傾斜與位移變化量測)
學歷: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光學博士
研究專長:
光學檢測、光學系統設計、繞射元件設計、光機工程
Email: cwliang@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50
辦公室:IL-435
實驗室:光學元件檢測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實驗室以光學檢測與光學設計為核心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光學檢測技術
波前檢測:全視場波前檢測、非球面檢測、鏡片偏心檢測、鏡片表面檢測
光學系統驗證:望遠鏡系統檢測、光學準直度校正、感測器校正
干涉術:干涉條紋處理、非球面干涉儀、拼接式干涉儀、距離量測干涉儀
光學系統設計
同軸照明系統設計
微型鏡頭設計
薄型高聚光太陽能集光器設計
曝光機鏡頭設計
生醫DNA檢測光學系統
超廣角接目鏡
產學合作應用
特殊用途光學系統開發
光學元件製造與組裝品質控制
學歷: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光學博士
研究專長:
生醫影像檢測、核醫影像儀器、醫學影像處理、視覺績效與舒適度評估、光學精密量測
Email: ycchen@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024
辦公室:IL-531
實驗室:生醫影像實驗室、視覺人因工程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在生醫影像的研究主要為小動物專用的盒子醫學影像儀器開發、影像處理與生醫應用;在視覺人因工程上透過實驗探討人工照明與顯示對視覺績效與視覺舒適度的影響,並據以建立照明顯示的智慧調控模型;在光學精密量測上開發適用於高度像差波前之干涉條紋演算法及其實驗驗證。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光學博士
研究專長:
光學薄膜、真空設備技術、電漿聚合薄膜應用、光學監控與檢測
Email: cckuo@cc.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79
辦公室:IL-503
實驗室:薄膜技術中心鏡膜實驗室(IL-004)
研究領域介紹:
專注於以下技術開發:
光學薄膜技術
紫外光學薄膜
高損傷閾值雷射薄膜
電漿聚合薄膜
真空設備技術
電子槍/磁控濺鍍系統設計
電漿聚合技術
微波電漿系統
原子層沉積技術
光學監控與檢測技術
精準光學鍍膜技術
微型複雜結構光學元件之高均勻性鍍膜技術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光學博士
研究專長:
全像儲存、全像顯示、全像光學元件、光學共軶術、數位光學技術
Email: ywyu@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81
辦公室:IL-514
實驗室:全像顯示實驗室
獲獎紀錄:
2018年 國立中央大學研究傑出獎
2015年 中華民國儲存協會研究成果獎
2014年 「讀取裝置」發明專利獲第六屆有權科技發明獎
2014年 「多面體應具」發明專利獲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金牌獎
2014年 「全像光碟讀寫機構與全像光碟讀取機構」發明專利獲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金牌獎
學 歷: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博士
研究專長:量子光學、原子分子光學物理、量子通訊
Email: tpinju@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026
辦公室:IL-502
實驗室:量子光學實驗室 (IL-021);光學量子資訊實驗室 (IL-208)
研究領域介紹:
量子光學是一門研究光場的量子特性並且討論光與物質交互作用的學問,其涵蓋了量子物理、電磁學以及原子分子光學物理等題目。此外,量子光學也在當今量子科技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全光學的量子計算與量子通訊和腦測。本實驗室將專注於利用量子光學的實驗技術與理論研究探討量子通訊中的重要應用同時解決目前科技在實作上的問題。我們的研究主題包含:光學量子資訊處理、量子糾纏光源製備與量測、全光學量子中繼站以及量子密鑰分發協定等。上述研究題目在實驗上使用到非線性光學材料、固態系統、半導體雷射等光學系統。此外,我們的工作不只包含了實驗研究,對於理論模型的建立也是一大重點。在理論上,我們將會研究量子光學、原子分子光學物理及量子資訊理論。我們相信藉由理論研究與實驗的結合,所發展的工作不可能夠在量子科技中做出貢獻,同時也使我們更了解對量子力學的本質。
榮譽光電講座教授
學 歷: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光學博士 (1983)
研究專長:薄膜光學、真空技術、太陽能薄膜電池、干涉光學、光學工程、色彩薄膜。
Email: cclee@dop.ncu.edu.tw
電話: +886-3-4227151 ext 65265
辦公室:IL-433
實驗室:光學鍍膜與量測實驗室、濺鍍薄膜實驗室、光學薄膜量測實驗室、電子顯微鏡與原子力顯微鏡實驗室、光學薄膜設計與分析實驗室、光學薄膜實驗室
研究領域介紹:
本光學薄膜研究室。研究領域包括薄膜成長機制及其光學與機械特性,各種薄膜濾光片之設計與薄膜製程,光通訊相關薄膜(近紅外線鍍膜),顯示器相關鏡膜(可見光鍍膜),蝕刻曝光機相關鏡膜(紫外及深紫外光鍍膜),太陽能薄膜電池,色彩薄膜,微米及奈米結構型薄膜在光電之應用,無機/有機混合膜,有機雷射,超穎薄膜,薄膜成長光學監控儀及干涉儀。